消费者需求还在,但逻辑与以往不同了。
8月26日,北京鼎泰丰宣布,将在2024年10月31日前陆续关停其位于北京、天津、青岛、西安和厦门等城市的14家分店。
这家被誉为“米其林级”小笼包的品牌离开,不止引来忠实食客们唏嘘惋叹,也被视为了餐饮业的一个注脚。这个似乎正发生着巨变的行业,愈加引人注目。
回溯2023年,餐饮业报复性复苏——中国餐饮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.4%达到5.29万亿元,首次突破5万亿大关,连锁化率也高达21%,“万店时代”的叙事主题让无数从业者心向往之。但理性来看,类似如此的报复性增长不会一直存在。
来到2024年,挑战和竞争成了令不少人措手不及的主基调。新兴品牌层出不穷,与此同时,部分上市餐饮也陷入“增收不增利”的窘境。不过,据红餐智库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7月,全国餐饮景气指数录得117.4,较前一期的111.3有所上升。
仔细拆解,会发现“分化”或许才是正确的主题。从上半年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,餐饮收入增速为 7.9%,只是一线城市餐饮增速明显低于全国,其中因素较为复杂,与消费走弱、居民更关注性价比等均有关系。一个可被感知的例子是,主打高端的鼎泰丰失守,萨莉亚这样的性价比玩家却仍然行驶在增长的快车道上。
这意味着,消费者需求依然存在,但需求的重新分层加速餐饮市场洗牌,激烈竞争倒逼商家从粗放式经营加快转向精细化。当房租、人力、营销的成本悬在头上,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,曾经在高速发展中畅行无阻的商业逻辑与门店模型,都来到了创新与变革的时刻。换句话说,不是餐饮业不行了,而是过去的经营模式来到了改变的关口。
1、餐饮业究竟在发生什么?
“民以食为天”,餐饮业的发展走向一直被视为整个消费市场里的晴雨表。
事实上,从全国范围来看,餐饮大盘仍处于增长之中。2024 年 1~6 月,全国社零餐饮累计同比增速 7.9%,同比 2019 年恢复度约 121%,复苏幅度相较*季度更为温和。分化也同时存在,华创证券的一份行业研报中提到,在状况相对不佳的一线城市,不少正餐的利润受到较大影响,但快餐、饮料及配送、餐饮配送等尚可盈利。
不可否认的是,今年以来餐饮行业供给迅速增加,整体的竞争和压力的确在明显加剧。在过去一段时期各行各业的调整变化中,不少人离开原本身处的行业,成为“新餐饮人”,纷纷涌入餐饮创业的行列。
2023 年 9~12 月,全国餐饮门店数量已经呈现持续净增长趋势,而今年 1~6 月餐饮企业注册量也始终高于注销吊销量,门店供给持续上升,行业竞争白热化。
而宏观叙事之外,我们也看到一些逆势增长的公司——今年上半年,海底捞的营业收入和核心经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.8%和13.0%,双双创下历史新高,依然兼顾了收入增长与运营效率提升。此外,九毛九以及百胜旗下的肯德基等品牌,系统销售额增速仍快于限额以上社零餐饮增速。
正因如此,浙商证券在最近的行业研报中,将2024上半年的餐饮业形容为“大浪淘沙,真金已现。”
一位餐饮行业人士透露,关店现象的确存在,但不少“市井小店”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。我们也了解到,山东临沂一家主打薄利多销的烧饼牛肉汤小店,每月纯利润能达到1万元以上,而店内“2个烧饼+牛肉汤”的线上套餐,用户到手只要7.5元。店老板的账也算得明晰简单——“扣除各项成本6块,还有1块5的利润。”
像这样的夫妻店或市井小店,在环境变化中依然能经营稳健,只是声量较弱,难以被更多目光关注到。但他们所代表的平价餐饮或性价比餐饮,正在更大范围里成为新的时代命题。
必胜客今年5月在广州开出一家名为“Pizza Hut Wow”的新店型,面、饭售价15元起,饮料6元起,官方称“致力于打造更具有性价比的产品。”不少中高档餐厅推出“新式自助餐”或“穷鬼套餐”,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。此外,近两年牛肉价格降低,也催生了一批走平价路线的相关品牌,西贝旗下的“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”正在北京市场陆续开店。
这背后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原因在于,当代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正变得越来越高。在经济上行阶段,伴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,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是丰富、与众不同和社交价值,这也带动了行业里一次次的消费升级和共同繁荣。
从随处可见的讨论中,能轻易窥见消费需求的变化。前段时间,“#CBD的午餐打工人吃不起#”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,有媒体发起一项关于午餐消费的调查,最终显示共有3万人参与了投票,其中“10元以下”和“10-20元”两个选项的票数之和占比接近70%。
不难看出,餐饮企业因区域、类型、渠道主阵地的不同,发展状况正走向分化。这样的情况在周期变动中并不罕见,行业里也不该只有“悲歌”这一种声音,如何快速跟上并适应新趋势才是要义。“整个餐饮业还在稳健发展,但结构性的调整也在进行中。”上述行业人士下了这样的判断。
2、当我们在谈论低价时,我们在谈些什么?
在当下的环境中,餐饮行业不得不重新思考的*个问题可能就是定价。一个灵魂之问是,当“性价比”一词成为无往不胜的利器,行业里的大小玩家纷纷开始“卷低价”时,低价究竟意味着什么?
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——良性的“低价”,一定不意味着以次充好和牺牲质量,它背后是供应链、产品组合、经营模式等一系列环节的优化与相互配合。
前文提到的牛肉汤小店之所以能长期做到便宜实惠,除了近两年牛肉、食用油等原材价格有所降低之外,跟其经营模式有着更分不开的关系。
一般来讲,餐饮商家会按照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依次备餐,分散式点餐使得商家进货、做菜等流程都相对复杂,还容易堆积食材。这家牛肉汤小店的不同之处在于,仅主打一两个餐品,商家更清晰掌握消费者需求,形成良性规模化效应,批量采购、批量准备的模式帮助他们有效摊薄了食材和人工成本。老板表示,因坚决不预制、烧饼现烤现做,店里的回头客很多,“餐饮大环境有好有坏,但薄利多销的原则一直能帮我们实现不错的运营。”
与单点化的小店相比,连锁品牌的动作和策略又具有另一种参考意义。
喜茶2022年的调价或许是“高端茶饮降价潮”的开端。当年2月,喜茶发布公告称,标准茶饮菜单上再也没有3字开头的饮品,且年内不再推出29元及以上的产品,单品调价幅度最高达到10元。
从这两年的表现来看,喜茶正走在一条稳健的转型路上,降价、开放加盟也是在环境变化时及时的、正确的转向。“降价只是一个动作,但不是那么简单的,降价背后是一整套产品到服务、供应链甚至商业模型的改变。”喜茶的一位投资人曾这样表示。
在这一话题中,来自日本的萨莉亚,或许是个在周期中茁壮生长的*借鉴。
上世纪日本进入经济周期,许多餐厅陷入倒闭潮,而萨莉亚凭借低价特色,抓住消费需求变化的红利快速扩张,到90年代末,在日本开出近300家店铺,营业利润率接近20%,甚至由此被称为“通货紧缩征服者”。
近两年,主打平价萨莉亚的利润依然逆势增长。2024财年前三季度,萨莉亚销售额达到1632.7亿日元,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,其中亚洲分部(不包含日本市场,主要是中国市场)的营业利润约82亿日元(约合3.8亿元)。也就是说,萨莉亚在亚洲的增长,正是由中国餐饮市场贡献。
客观来看,能做到低价且坚持下来,需要的是极高的成本控制能力。体现在萨莉亚上,是完备的供应链和运营管理的高效率。据报道,萨莉亚的产品会由公司统一配送半成品,后厨只需进行简单处理,号称“后厨没有一把菜刀”。
此外,一些堪称变态的效率化措施也帮助他们降低成本,提升了做低价的可行性——使用能自动出水的抹布、沿着固定的拖地顺序,节省一半的扫除时间;上菜时不用托盘、直接用手端盘,能够节省30%的时间,等等。因此在绝大多数消费者眼中,平价的萨莉亚并不会与“品质差”挂钩,而是以效率取胜的性价比代表。
线下之外,餐饮品牌们在线上则有更多样的解法和可能性。
开在北京南城某小区里的一家粤菜馆,近期在线上推出了标价308元的双人套餐,涵盖两荤两素一汤一主食,且都是店里的明星单品,分量做了一定缩减,最终仅售74元。“90%的新客人都是被这个套餐吸引进店。”店经理透露,“门店位置太隐蔽,房租、人工都是固定成本,每天一开门就是在花钱,只要有新客人来消费,新增的其实就是一点食材成本,总还是有得赚。”
低价是相对的,它和品质共同构成一个坐标系,消费者站在其中,用脚投票。平价坚守,背后是核心供应链、门店管理等方面慢慢积累的壁垒,也是线上、线下的模式创新和与时俱进。这样的积累,或许才是一个餐饮品牌在新阶段和新环境中向前的*底气。
3、用新地图去找新大陆
在过去几年新消费创投烈火烹油的时期里,餐饮业的惯常打法与许多消费品品牌一致——在营销上高额投入,换取品牌形象与客流量,基于此形成较高的产品溢价,进而顺利消化房租、人力这样的成本大项。
但大环境的波动之下,沿着这样的旧地图,恐怕很难去向新大陆了。
尤其是对于如今颇受挤压的正餐或大连锁品牌而言,房租、人力成本的压力,让它们掉头困难,甚至不得已走向关店。《2023年中国餐饮年度报告》中提到,房租、人力、食材这三项支出基本占到了商家总成本的70%-75%,扣除税费、固定资产折旧与其他损耗,利润率通常只有5%-10%。其中,房租是*成本,不少店的房租甚至占到了月营业额的30%-40%。
去年6月停业的川菜餐厅“明路川”位于上海北外滩,今年春天关店的KOR SHANGHAI位于南京西路,前不久刚暂停营业的L'Atelier 18更是位于大名鼎鼎的外滩十八号。对于这些明星门店而言,一旦营收跟不上,就难以覆盖成本,经营风险大增。
北京某餐饮品牌负责人表示,“北京的好商圈、好位置价格很贵,装修和房租成本占总成本至少得有四成,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量根本开不下去。”
机会与挑战总是相伴而生,一些餐饮企业在创新中找到了可能的解法。
一些餐饮品牌开始尝试开设专门做外卖的卫星店。截至目前,已有150个餐饮品牌在堂食店经营基础上累计开出超1000家卫星店,其中包括老乡鸡、海底捞、太二酸菜鱼等知名连锁品牌。
相比动辄上百平的大店,卫星店的面积通常较小,仅有几平米的也不鲜见。这些店大多选址在租金较低的区域,以外卖生意为主,门店即厨房,从切配、备菜、出餐、打扫,只需1~2人即可支撑。据悉,不少卫星店每天能接到四五百单的订单,有的店铺只需15万元的前期投资,能在一个月到半年内实现回本。
“我们只做外卖,出餐快”,一家老乡鸡卫星店的店员告诉我们,“目前生意很好,每天出餐都在几百单,虽然店铺位置隐蔽,但是房租也低。”此外,这家店还在网上开设了直播,月售显示9999+。
海底捞的“外卖卫星店”模型是“海底捞·下饭火锅菜”,主打肥牛冒菜、沙巴鱼火锅菜等单人食外卖套餐。海底捞社区总经理张赢曾公开表示,2024年海底捞的下饭火锅菜还会有更大的扩张布局。从最新数据来看,海底捞的外卖业务收入在上半年增加了23.3%达到5.8亿元。
与卫星店理念相似,一些品牌开始推出更多mini店型。
如果说卫星店、mini店的逻辑是在租金和人力成本越来越贵的当下,用轻体量小店来摊薄成本。那海底捞等正餐品牌还有其他值得借鉴的思路——一边精细化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,一边用子品牌的形式去覆盖新的消费需求。
海底捞主品牌的运营效率提升在翻台率里便有所体现。其上半年的收入增长主要由餐厅翻台率提升带来,平均翻台率为4.2次/天,几乎在所有线级的城市里都实现了门店翻台率的较大提升。
关于翻台率提升的原因,海底捞并未在半年报中详细提及。外界普遍认为,关停经营表现不佳的门店、合理规划门店密度等举措做出了贡献,上半年海底捞的总门店数仅新增11家,从疯狂扩张走向了精简运营。换句话说,是规模与效率权衡取舍的功劳。此外,海底捞正逐渐告别高客单大法,转而开展菜品结构调整、供应链调优,进一步为“降价”打好了配合。
另一边,海底捞也在尝试“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”,找到最契合当下消费的第二曲线。仅在今年上半年,海底捞就开展了5个创业项目,包括“焰请烤肉铺子”“小嗨火锅”等,涵盖烤肉、火锅、中式快餐等多种餐饮类型,也以此覆盖更多的价格区间。
除此之外,“情绪价值”则是沿着另一个抓手,帮助品牌在精神消费盛行的趋势下突围。最近的一个例子是,瑞幸咖啡与《黑神话?悟空》联名引发的热烈讨论延续多日,CGO杨飞在朋友圈感慨称,男性购买力颠覆了团队认知。稍早之前,部分海底捞门店在免费美甲、洗头等服务外,推出“小学生作业辅导”,被网友称为“冲破了服务界天花板”。
探索“卫星店”模式,推平价套餐、平价子品牌、提升运营精细度,或者想方设法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,都是餐饮品牌调整业态及门店模型、改善盈利模式的尝试。这些举措共同的本质在于,尽可能控制甚至减少租金与人力成本的情况下,*限度提高经营效率。
目前的餐饮业,与其说是一场寒冬,不如说正站上拐点。过去十年被誉为餐饮行业的黄金十年,餐饮企业仿佛身处奔涌向前的大江大河中的船只,顺流前行。现在,江河的水流开始走向柔和,红利期随之消退,每家企业或许都需要紧跟市场变化、不断创新求变,更奋力地划动桨板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